如前所述,癌症源于正常细胞转变为肿瘤细胞的多阶段过程,通常从癌前病变发展 到恶性肿瘤。这些变化是一个人的遗传因素与三种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部 因素包括:
在本项研究中,团队利用给癌细胞高效输送抗癌剂的抗体-药物复合体技术,研发出能选择性聚集到癌组织的活性氧探针。这种探针用绿色和红色两种荧光分子修饰能和癌细胞特有表面抗原结合的抗体,观察两种荧光的强度就能评估出癌细胞及周围过氧化氢(活性氧的一种)的量。借助这种探针,研究人员发现癌组织内存在过氧化氢高浓度积聚的热点区域。而在此热点区域肿瘤出芽现象高频发生。肿瘤出芽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脱离,进入肿瘤基质的现象。肿瘤出芽指示着癌症转移的初期阶段。研究人员认为,从机制上说,暴露于过氧化氢的癌细胞通过部分激活上皮间质转化,从过氧化氢高浓度热点区域逃离。这种逃逸机制在正常上皮细胞中不存在,但在大多数癌症中普遍存在。它揭示了癌细胞内在的应激防御程序。研究团队认为,癌细胞为了躲避对自己有害的活性氧,迈出了转移的第一步。
出生后发生的基因突变。大多数基因突变会在您出生后发生,并且不会被遗传。有多种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例如抽烟、辐射、病毒、致癌化学物质(致癌物)、肥胖症、激素、慢性发炎和缺乏运动。
在正常细胞生长期间经常会发生基因突变。但细胞含有一种可识别何时发生错误并修复错误的机制。有时会漏掉某种错误。这种情况可能导致细胞癌变。
免疫療法是利用人體內的免疫機制來對抗腫瘤細胞。已經有許多對抗癌症的免疫療法在研究中。目前較有進展的就是癌症疫苗療法和單株抗體療法,而免疫細胞療法則是最近這幾年最新發展的治療技術。
化学致癌物,例如石棉、烟草烟雾成分、酒精、黄曲霉毒素(一种食品污染物)和砷(一种饮水污染物);
这里需要注意另外一个概念——肿瘤。肿瘤是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不会扩散或侵入附近组织。切除后, 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再长出来,而恶性肿瘤有时会。然而,良性肿瘤的体积有时可能 很大,有些会引起严重的症状或危及生命,比如脑部的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可分为 癌和肉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癌性肿瘤会扩散或侵入附近的组织, 癌症 并可以扩散到身体的远处形成新的肿瘤(这一过程称为转移)。许多癌症形成实体瘤, 但白血病是血液癌症不会形成实体瘤。如果还是没能理解肿瘤和癌症的关系,可以看 下图。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将针对各类不同的癌症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分析。
癌组织(恶性)可分为血液和造血组织的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及“实体”肿瘤(实体细胞肿块)。癌性实体瘤可分类为癌或肉瘤。特定癌症可以通过它们初始发生的器官和其产生的细胞类型进一步分类,例如,皮肤鳞状细胞癌。
癌症扩散。随着癌症进展,它可能扩散(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癌症扩散到哪里取决于所患癌症的类型。
癌症是全球排在第二位的死亡原因。不过,随着癌症筛查、治疗和预防的改进,多种癌症的生存率有所提高。
如果发现早,癌症更有可能对治疗做出反应,从而大大提高存活概率,同时降低发病率和治疗费用。通过早期发现癌症和避免延误治疗,可大大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
癌症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引发的基因异常疾病。当机体受到环境中的化学、物理、病毒等致癌物质的影响,和/或因自身遗传、内分泌、性别、年龄等因素的作用时,可发生一系列基因异常改变,形成恶性肿瘤。
微量營養素缺乏被認為與癌症有關,但是進行隨機臨床實驗需要眾多人數參與,需時多年才能完成,因此花費也極為昂貴和複雜,所以很少實施。而通常只能以單劑量來做實驗,缺乏其他濃度比較,使得難以評估實際臨床所需的量也是一大問題。
酶的产生: 癌细胞常常分泌一些能够使它们侵袭入邻近组织的酶。这些酶能够将肿瘤迁移扩散的屏障消化掉。
Comments on “Fascination About 癌症”